2016年4月,國家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1年)》?!兑巹潯诽岢?,五年內形成我國自己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并列出了針對性的主要任務。
中投顧問對中國機器發展因素分析
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吨袊圃?025》站在歷史的新高度,從戰略全局出發,明確提出了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 一個十年的行動計劃,將“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作為大力推動的重點領域之一,提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要“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工業機器人應用以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應用的需求,積極研發新產品,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突破機器人本體,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設計制造技術等技術瓶頸?!辈⒃谥攸c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中明確了我國未來十年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重點主要為兩個方向:一是開發工業機器人本體和關鍵零部件系列化產品,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化及應用,滿足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迫切需求;二是突破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開發一批智能機器人,積極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挑戰。
2016年4月,國家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1年)》?!兑巹潯诽岢?,五年內形成我國自己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并列出了針對性的主要任務。分別是:一是推進重大標志性產品率先突破;二是大力發展機器人關鍵零部件;三是強化產業基礎能力;四是著力推進應用示范;五是積極培育龍頭企業。中國機器人行業處于產業轉型升級需求釋放、國家政策紅利凸顯、資本市場助推的機遇疊加期,機器人產業鏈上游零部件、中游本體制造及系統集成、下游應用領域的投資潛力巨大。
(二)機器換人
一方面,隨著人口紅利減少,勞動力短缺、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相對于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慢慢弱化,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東南亞其他國家轉移。印度為吸引外資制定了較中國更為優惠的政策措施,而其專業人才的質量也不在中國之下,兩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的競爭很激烈。
另一方面,政府也在促進關鍵崗位機器人應用,尤其是在健康危害和危險作業環境、重復繁重勞動、智能采樣分析等崗位推廣一批專業機器人。
(三)下游制造業企業產業升級的需求
當前發達國家的許多制造業企業已經實現了精細化生產,從生產、檢測到倉儲、包裝,全程采用自動化設備,以保障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相比之下,我國制造業企業多數仍處于自動化的早期階段,以粗放型發展模式為主,產品附加值低,產品穩定性也有較大的待改進空間。隨著未來人們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提升,我國工業制造也將朝著集約化、智能化的方向進行產業升級,自動化程度將會越來越高,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亦將會逐步釋放。